进击的“大武汉”:破冰、破壁、破圈

时间:2022-09-26 20:41:33 | 浏览:5502

建圈入群,风起云涌。当前,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引领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前沿。南京、福州、成都三大都市圈规划先后获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其加快崛起。1+8=1和1+

建圈入群,风起云涌。

当前,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引领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前沿。南京、福州、成都三大都市圈规划先后获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其加快崛起。

1+8=1和1+8>9,成为摆在武汉城市圈面前的时代命题。

随着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的意识逐步强化,另一个“大武汉”早已站上风口;与此同时,资源要素开始在武汉城市圈内自由流动,1+8>9,路径逐步清晰,正在成为现实。

12月2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在黄冈召开。会议强调,锚定武汉城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强化“九城就是一城”理念,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省域城市圈,全力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全国重要增长极。

在湖北部署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一周年之际,再度推动“一主”向前跃升,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既有对已有成效的审视,更有对未来发展的调适,寻求更高层次的破局。

东方风来,进击的武汉城市圈,正全力推动思想破冰、要素破壁和发展破圈。

武汉城市圈概况。来源:长江日报

1

“思想破冰”核心在于共识和方案。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既是承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也是圈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早已成为共识。经过多年发展,武汉城市圈已具备雄厚的基础,完全有能力加速同城化进程。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9%。武汉城市圈以不到湖北1/3的面积,聚集省内一半以上常住人口,创造全省60.3%的GDP,贡献59.3%的规上工业增加值。

回望过往,更能看出武汉城市圈发展迅猛。2015年到2019年,武汉城市圈的GDP年均增速为10.85%。今年前三季度,圈内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省占比72.6%,同比增长40.8%,快于全省5.9个百分点。

还要看到,武汉城市圈正在加快要素集聚。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中,湖北新增4家,分布在黄石、随州、仙桃、孝感等地,入选总数并列全国第一。湖北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湖北省人口区域分布研究》则显示,过去10年,湖北5城常住人口正增长,分别为武汉、咸宁、恩施、黄石和鄂州,有4城位于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区鸟瞰。来源:湖北日报

区域能级快速跃升,展现出“抱团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也摁下“快进键”,一系列方案密集发布和执行。

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签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7月28日,纲领性文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审议通过,确定“九城就是一城”,要实现“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还审议通过《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2021年度工作要点》《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协调机制》等三个重要文件。

9月4日,9市联合组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

10月8日,武圈办秘书处工作人员共18人正式开始集中办公。截至目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2021年的90项年度任务已经完成60余项。

当然,“思想破冰”更在于城市圈成员城市,能看清大势、把握大局、算好“大账”。

2

“要素破壁”要义在于由“通”向“同”。

横在武汉城市圈9市之间的壁垒有三:物理壁垒、心理壁垒和市场壁垒。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区域一体化的高效协同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构建,针对生态环境的共保共治机制形成,一个都不能少。

硚孝高速公路三环线段,车辆行驶在秋色的高速公路上。摄影:金振强

破除物理壁垒,以规划为要,以交通为先。规划方面,根据《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武汉城市圈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正如火如荼。《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即将呈报省委省政府研究,并按程序上报国家发改委。

交通“硬联通”方面,通过各市交通、物流、信息、能源、基础设施等网络的高度耦合,推动形成城市圈内部循环畅通的“大动脉”。目前,武汉地铁11号线已延伸到鄂州葛店,“轨道上的城市圈”也在快速推进。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建设加速。3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8个“断头路”“瓶颈路”项目建成,33条断头路瓶颈路相继开工建设,5条城际公交开通……

来源:长江日报

破除心理壁垒,必须强化认同,做好民生服务。要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必须提供“同质”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让城市圈的民众能享受到同等的发展红利。

武汉城市圈正在全力开展“跨城通办”,首批106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纳入“一圈通办”,累计办件量达83971件,其中武汉办件量53360件,缓解异地办事多地跑、往返跑。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25.92万人次,总费用65.66亿元。共享药品带量采购成果,15种药品25个品规平均降幅为39.56%。启动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发行限量抢先版年卡5000张,上线景区62家。

各项民生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圈内“软连接”正快速推进。12月3日,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联络办公室第一次全体会议达成协议,“职工在武汉城市圈任一城市公积金中心缴存住房公积金后,在城市圈其他城市购买首套房时都可申请异地公积金贷款,与本地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破除市场壁垒,以科技为引领,用产业作引擎。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既要靠政府发力,更要靠市场推动。要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同城化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发挥。其中,政府以提供区域公共服务、高质量营商环境为主要任务,市场则主要解决要素一体化配置的问题。对于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来说,只有区域经济发展“热起来”,配合协同多起来,城市圈才会更有动力和活力。

科技同兴成效初显。武汉各类高端科技资源向城市圈成员城市全面开放共享,安排院士专家、科技人才等到成员城市开展技术支持。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挂牌开园,入驻41家企业研发中心。武汉资源就是城市圈的资源,黄石之后,黄冈、鄂州、孝感、仙桃也在谋划到武汉建立离岸科创中心,对接武汉的科创资源。

在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忙着做实验。该公司是黄石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牛磺酸,公司研发人员80%是从武汉高校招聘的。摄影:高勇

产业同链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格局初步形成。鄂州葛店开发区1/4以上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黄石与武汉共建光谷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仙桃与武汉共建智能制造、新能源、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配套体系,天门与武汉共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示范园和全省化学原料药清洁生产示范基地,潜江以打造长飞科技产业园融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3

“发展破圈”必须要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既要为“一主引领”做好准备,更要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以更高的标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

武汉城市圈发展核心动力何来?除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推动之外,更核心的动力则是武汉城市圈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媒体在报道中提到,摊开中国地图,一张“中国弓”跃然而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带组成弓,以京广线为主轴的经济带是弦,长江经济带是箭。武汉城市圈决定弦的形成,决定箭的发射力度。

来源:湖北日报

以此来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要做好“思想破冰”、“要素破壁”,更要实现“发展破圈”,在短时间内形成良性发展格局,并积极争取《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尽快获批,推动将武汉城市圈上升为“国家级都市圈”。

核心动力助推之外,还要靠武汉城市圈各成员城市“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武汉城市圈能级提升,增强其对资源要素的“虹吸能力”。

专家提到,获取比较利益是都市圈扩展的主要动因,集聚与扩散是都市圈提升扩展的主导机制。都市圈发展到更高阶段,发展的差异化形成了利益互补、结构互补、互利共赢的趋势。

就目前来说,武汉城市圈具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态势。部分区域正在“集聚”要素,而部分区域已经呈现“外溢”,所以需要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抱团前行”,增强武汉城市圈“向心力”,联手将城市圈发展推向更高阶段,继而在全国都市圈竞争中,抢占更多发展机遇。

破冰、破壁、破圈,三者并行,全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必能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来源:大刚观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金鑫】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相关资讯

权威回应来了!武汉这些空地要建公园,有你家门口吗?

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不少网友都很关注身边的绿色对“口袋公园”规划提出建议↓↓↓洪山区硚口区汉阳区江岸区黄陂区此前,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携手,邀请全社会从事园林、建筑、规划、景观、艺术等创意工作的设计师参与第二期武汉口袋公园创

下陆区派出招商小分队分赴武汉城市圈、中三角、长三角三地招商

新年伊始,万马催征。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下陆区就派出三支招商小分队分赴武汉城市圈、中三角、长三角三地开启新一轮招商征程以奋进的姿态夺取新年开门红2021年,下陆区坚持“项目为王、干事为先”的理念,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进一步发挥

武汉全面“智理”一座城

湖北日报讯 (记者谢慧敏)构筑城市“全周期管理”能力,建设“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推进桥梁、燃气、环卫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物联成网……5月25日,武汉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通过数字化改革赋能,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举行,聚焦“奋力打造民生幸福的新时代英雄城市”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9月23日,“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举行,以“奋力打造民生幸福的新时代英雄城市”为题,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武汉民政工作代表们相继登台讲述行业十

融入武汉城市圈,解码黄石从矿冶名城到电子之城的涅槃重生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通讯员 蔡翔黄石,因盛产矿石,“石色皆黄”,故而得名。有“青铜之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的黄石,曾是共和国的“工业粮仓”。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黄石位列其中,其下辖城市大冶位列第一批名

武汉市江岸区关于叶胜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叶胜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任命:叶胜同志为江岸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姚盛同志为江岸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以上同志任职时间从2022年3月16日起计算。免去:李鹏同志江岸区人民政府

外省返回东宝、东宝返回武汉,手续办理流程来啦

2月3日,东宝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要求做好外省返回东宝人员、在东宝返汉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那么,外省返回东宝、在东宝返汉的手续办理流程来啦!根据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湖北省在外人员返鄂、省内人

“确诊病例数仅次于武汉”的孝感,现在怎么样了?

3月9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4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孝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重庆市、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孝感:目前全市31家医疗机构主要的防护物资可以保证10天以上的用量孝感

武汉城市圈:红安是武汉的,麻城不愿领跑黄冈,汉川不愿领跑孝感

武汉城市圈是个大型的经济圈,在这个圈中,红安人认为红安是武汉的,跟黄冈没啥关系,而麻城不愿领跑黄冈,汉川不愿领跑孝感,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红安是武汉的#红安#位于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麻城市与全国有名的将军县大悟县之

武汉PHP培训机构哪家好——扣丁学堂PHP培训

武汉PHP培训机构哪家好?现在有不少想要学习PHP开发的小伙伴在寻找靠谱的PHP培训机构,今天我们就和读者探讨一下武汉PHP培训机构哪家好?扣丁学堂PHP培训机构怎么样,能否让人快速成为专业的PHP开发工程师高薪就业?根据统计显示,我国对软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名剑球杆今日承德鼠宝宝起名大师网理想汽车股票康佳冰箱评测网宏碁电脑评测网今日东营1点点奶茶会员日陈氏陈姓宝宝起名南宁新闻资讯网三亚亚龙湾旅游网小米电视评测网柳岩影迷网四川峨眉山资讯网攀登珠峰资讯网
武汉新闻头网-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武汉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
武汉新闻头条网 11393.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