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05:52:05 | 浏览:4948
聚焦于“朝阳产业”的武汉未来科技城,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创新资源,也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任勇 摄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篇题为《中国最委屈的城市,留不住大学生》的文章,引发关注。
该文基于联通手机用户中的应届生位置信息进行推算,得出结论:湖北、湖南和江西这三个相互接壤的中部省份,在 2021 年流出的应届生占了各地流失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湖北、湖南近3年的大学生流出数量越来越多。
此外,该文还指出,净流出应届生最多的城市是武汉。也就是说,武汉就是该文标题所谓的“最委屈的、留不住大学生”的城市。这一结论,看似有些道理,但其实很值得商榷。
以武汉大学为代表,武汉名校云集,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心,也是全球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陈卓 摄
“流失量大”
表象背后是武汉在校生基数大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加剧,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大学生走出校门,选择到更为繁华的大城市中工作、生活,也早已经成为常态。
为此,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每年都会吸纳大量的人才。而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来自武汉等科教大市的毕业生。
武汉是著名的“大学之城”,科教实力雄厚。目前,武汉拥有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130万在校大学生。
早在2013年,就有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武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就已达到118.33万人,不仅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在世界大城市中也是第一。
在此背景下,武汉高校应届毕业生存在所谓“流失量大”现象,主要因素并非在于其对人才缺乏吸纳能力,而是其毕业生人数绝对数量大,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种超出本地吸纳量的“溢出效应”。
因此,这种所谓的“流失量大”,并不能代表武汉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差,或者缺乏吸引力。
而且,同样基于该数据,2021年,56.6% 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留在武汉。这一居留率,甚至超过了厦门、宁波、天津等沿海城市,也清楚表明了武汉的“留人能力”。
2021年12月19日,首届武汉大学生“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收官。大赛旨在深度推进“学子留汉”工程和大学生友好城市建设,也充分体现了武汉吸引集聚全国优秀大学生来汉创新创业的诚意。图/武汉人才微信公众号
“学子留汉”
武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没减弱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人才更是其中的关键资源。揆诸历史,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而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武汉一直都很拼。
早于2017年,武汉就实施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留下百万大学生,出台了不少积极举措。到2020年,武汉已累计新增留汉大学生139.7万名,新增落户大学生64.6万名。
近年,武汉市打造“学子留汉”工程,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保持了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态势总体稳定。仅2020年,武汉全市就新增留汉大学生30.20万人,其中,属于新迁入武汉户籍的有13.94万人。
而据武汉市社保系统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2021年上半年武汉全市已新增留汉大学生14.42万人。
2021年,留汉大学生人数环比增幅逐月加大,第二季度月均留汉达到3.19万人,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凸显武汉的人才吸引力和发展韧性。
这些数据证明,武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没有减弱,大部分大学生留汉发展的态势并没有改变。而其背后,则是近年来武汉等中西部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区域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增强。
2019年,武汉GDP在各大城市中位列第七;2020年,经历了疫情巨大冲击后,武汉经济总量仍然达到15616.1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九位,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
2021年前三季度,武汉GDP为12317.73亿元,继续保持了第九位置;而同比增长18.8%的增速,则位列全国城市第一。
2021年12月28日,“就在武汉 创赢未来”集中式巡回招聘活动在武汉大学校园内举行。为留住人才,武汉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深受毕业生们欢迎。图/武汉人才微信公众号
“青春之城”
武汉有着更大的青年人才优势
城市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大量青年高素质人才,而国内各大城市也越来越意识到青年人才的重要性,“抢人”大战在多个城市上演。
尤其是2020年以来,多个重点城市纷纷推出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其中,包括引发广泛关注的上海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新政。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人才基础好,但在当前各地招徕人才的这种激烈竞争态势中,武汉也不可放松。
近年来,武汉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展新就业领域。仅2020年一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即净增1300多户,吸纳大学生就业6.8万人。而要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城市还需要在加强配套设施、提高综合吸引力等方面不断优化。
为此,武汉坚持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打造“学子留汉”工程,推出了一揽子措施,包括把大学生感受作为第一评价,把大学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突出解决外地大学生户口之忧,推行留汉大学生零门槛落户、未就业也可先落户等。
2020年,武汉为1.06万名留汉大学生提供了租赁房,用于安居保障、房租减免补贴资金9500万元。此外,武汉还对3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就业等补贴5亿多元;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1800多个,发放担保贷款1.96亿元,扶持创业大学生2.97万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尤为注重在政策供给方面着手,解决留汉学子最迫切、最现实问题。如在大学生零门槛落户基础上,实施父母无条件随迁落户。这些措施,无疑都极具人性化,且满怀诚意,广受毕业生欢迎。
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有着显著科教资源优势的武汉,不但不会是“最留不住大学生的委屈城市”,相反,在国内城市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武汉利用好这一独特资源,有望以“青春之城”“魅力之城”留住更多青年人才,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破局发展。
新京智库首席研究员 | 柯锐
编辑 | 何睿
校对 | 陈荻雁
三门峡 [sān mén xiá]三门峡,河南省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作为河南的西大门,三门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争取更主动的发展呢?1月8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过去的一年,三门峡坚持
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小区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山之风的第8篇原创文章居家办公快三周,终于可以出差了。这一次,是去芜湖。对于6000多万安徽人来说,芜湖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座城市了。但对于外省朋友来说,许多人恐怕和我一样,并不了解芜湖。芜湖市景从地图上看,芜湖居安徽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位,北部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蚌埠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蚌埠市监委、中共龙子湖区委批准,中共龙子湖区纪委、龙子湖区监委对龙子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龙子湖区矿山整治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王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省党代会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我省取得的发展成就,科学描绘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山东省头部四市,潍坊近几年来的表现十分亮眼,经
来源:本溪日报-本溪网今年以来,邢台市襄都区把发展城市经济综合体作为破解土地瓶颈、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推动中心城市成长”这一布局,着力构建“3444”产业新体系,加快城市经济综合体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城
河南商报记者 闫梦园左拥沁波,右襟丹水,数千年来,晋城借助河流山川,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近些年,晋城市以不俗的经济发展成绩和亮眼的城市建设成果,独秀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北部。丹河新城,是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晋城市与中原城市群进
随着教育部对教培行业的整改,一些公立学校的老师晚上放学后带孩子到家中做写作业的现象有些收敛,但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放学时间和家长上班存在时间差,导致一些孩子没办法去接孩子,后来教育部提倡公立学校进行延长放学时间,已解决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针
00:00红网时刻记者 向婉 视频 康希长沙报道“语文问题就是阅读问题。”近日,长沙市雨花区文韵爱阅读培训学校举办了2020中考表彰大会,9位孩子中考优异的孩子获得学校表彰鼓励。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重要“竞技场”,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成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