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汉新增常住人口120.12万人,他们“用脚投票”选择英雄的城市

时间:2022-09-26 17:44:09 | 浏览:531

日前发布的《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1364.89万人,比2020年增加120.12万人,增长9.7%。这一数据引发关注。与此呼应的另一组数据是:2021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

日前发布的《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1364.89万人,比2020年增加120.12万人,增长9.7%。这一数据引发关注。

与此呼应的另一组数据是:2021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

是什么让武汉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哪些人成为“新武汉人”?武汉是否做好准备迎接人口增量?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走访了多位“新武汉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人口、城市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

看好武汉经济韧性

他们纷纷成为“新武汉人”

4月7日晨,青年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光谷软件园办公大楼,精神抖擞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去年,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取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硕士学位的刘相廷,和在母校相恋多年的女友共同入职小米武汉总部。

小刘说,武汉“好吃、好玩,也有好工作”。他觉得,现在武汉地铁、隧道和桥梁越来越多,出行更加方便了。腾讯、阿里、小米设区域总部,工作机会也更多。

去年,泽塔云董事长、CEO查乾的两个孩子在武汉入学就读。泽塔云总部从北京搬迁到武汉,毕业于原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的安徽人查乾,也“回流”到了武汉。

查乾说,受益于武汉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更看好武汉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优势,“在这里,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事业”。

回流的,还有孝感人陈东,此前他在广州工作了4年,目前回到武汉求职,他说不少同乡看好武汉制造业发展前景,纷纷回鄂,如今回来正逢其时。

就在企业领军人才、海归大学生、技能人才、农民工纷纷迁入武汉的2021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呈现全面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稳中向好态势,重回“主赛道”。

“一年新增120.12万人,更有力说明了武汉经济复苏力度大。”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武汉疫情平稳,经济恢复,人员从沿海回归,加上大学生留汉,不断有企业第二总部落地武汉,大量人才也随之而来,电商、中欧班列等新型贸易模式也带动了制造业从沿海到内地的转移,从而带动人口增长。

叶青认为,武汉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突出,整个2021年经济恢复持续增速,是人口回归、高增长的重要因素。他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武汉的供电常年稳定,保证了制造业企业的运转,对企业落户、建厂有吸引力。

产业吸附能力不断增强

岗位供给量和简历投递量明显提升

东湖高新区举行2022年春季大学生第二场直播招聘活动,高德红外等4家光谷知名企业代表成了“主播”,面向求职者花式介绍公司和招聘岗位。长江日报记者 周超 摄

“今天参观的企业和工厂让我们大开眼界,武汉经开区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氛围,是我们大学生留汉发展的理想之地。”在3月31日举行的“一起向未来”新时代英雄城市学子行活动中,实地深入“车谷”的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车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戴训感慨。武汉经开区介绍,该区2021年较2020年,大学生就业至少有两成增幅。

在光谷,仅今年春招线上招聘活动就拿出了3万个岗位,据了解,伴随入汉龙头企业投产,在汉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扩产等,去年至今年,企业岗位需求一直旺盛。

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运营总监麻生介绍,企业在汉研究院明年有望投用,目前已在政府支持下先期租楼运营,短短一年内人员规模已达270人。正加紧建设的迈瑞医疗武汉基地,将成为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5年内员工预计可达2000人。

“GDP是靠人创造出来的,武汉保持人口增长会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叶青表示,武汉新增120万人中,有不少是中高端人才,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二总部、企业研发中心的相继落地,带动了一大批年轻的中高端人才来到武汉,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力。

通过市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到,武汉功能区人口集聚明显,同比增加34.02万人,增长13.6%。这说明产业人口有较大程度增长。据了解,武汉正紧扣市产业地图,积极与“人才地图”等相对接。

“相对于2020年,武汉市2021年整体的岗位供给量和简历投递量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智联招聘武汉分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研究员王红丽指出,从武汉来看,高新技术人才流入的现象十分明显。同时,应、往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在武汉就业的比重也有较大提升。“武汉落户和就业政策较为完备,企事业单位职位需求量非常旺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就业需求。”

王红丽认为,最近几年,成都、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成为青年群体就业首选。“一是因为年轻人追求相对平稳、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同时这类城市的发展提速,同样能找到优质的工作岗位。”

城市发展能否跟上人口增长?

加快“四副做强”为新增人口“筑巢”

4月7日,光谷软件园。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住在光谷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的赵方杨,从出门到位于未来城的企业工位只要5分钟。她说,在搬进人才公寓前,在武昌租房,虽有班车接送,每天上班单程也要1个小时。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显示,36分钟是全国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单程平均时耗。但像赵方杨一样“幸福”的,仅住在光谷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的,就有3000人。

人才“用脚投票”,在衡量平均薪资、租房性价比等物质因素之外,城市的发展潜力与活力、教育与医疗配套、交通便利程度、社会资源、商业氛围等,才是决定人来与不来、留与不留的重要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流入武汉的比例不少的是年轻人口。以光谷为例,常住人口中,20—44岁人口占比超半数,从业人员中,超六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人口的增长,对城市功能品质和承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心甘情愿留下来?

“相对而言,武汉的人口分布不够均匀,大部分人集中在三环以内。”叶青表示,人口分布不均衡直接涉及区域消费不均问题。他建议,应当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布局并向周边辐射衍生。

据统计,近年,新城区人口吸纳效应确有增强,4个区的人口已占全市28.05%,同比增长超8%。

武汉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如放开新城区落户限制,男不满45周岁、女不满35周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新城区、功能区,由原来社保缴纳2年变为6个月。

另一方面,为新增人口“筑巢”。武汉加快“四副做强”,规划建设光谷、车谷、临空经济区、长江新区四个副城,突出“板块化”空间组织,按照100万—200万人“大城市”标准,建设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综合节点城市。在东西湖,高起点建设的临空港新城将是新增人口的重要承载地,目前临空港新城规划的11条道路已基本建成,共享路跨径河大桥建成后,将拉近临空港新城与国家网安基地的联系,推动产城人有机融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吴曈)

【编辑:汪宇瑾】

相关资讯

成都,一座了不起的繁华城市!创两个全国之“最”

成都,一座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城址未改,城名未变的城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天河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云南昭通:突出重点攻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以来,昭通市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以“13个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全市上下强化责任担当,下足“绣花”功夫,突出重点,攻坚突破,全力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昭通突出重点攻坚

你好,二线城市绍兴!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5月29日发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来评估城市。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

“颜值气质”双提升,绘就秀洲区文明城市创建新画卷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秀水泱泱,圆梦之洲;秀善若水,厚德载洲。在秀洲区,一系列的更新和蝶变正在这里上演,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品质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漫步其间,整洁有序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点滴改

湖北省麻城市在每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期,都是以黄冈排头兵走在前列

湖北省麻城市,是湖北省辖、黄冈市代管的县级市。麻城市近40年来的发展成就证明,麻城市在每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期,都是以黄冈排头兵走在前列。在撤县设市的路上,麻城市是黄冈第一个县级市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麻城撤县设市,麻城正式告别了14

郑州成全国最忙碌城市网友吐槽:为什么收入没有跟上?

近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数据报告》出炉,其中有一项数据很值得思考,那就是最忙碌城市排名中,不是北上广深,而是处于中部的郑州位居全国最忙碌的城市首位。为什么郑州最忙碌?从郑州

合肥瑶海:坚持产业立区打造城市新兴增长极

夏日炎炎,合肥东部新中心内的国家工业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原合肥钢铁厂高炉区正在恢复往昔的荣耀:经过防腐除锈、构筑物加固,湛蓝的天空下,高大纵横的一座座高炉生机焕发、肌理强劲,清晰地传达着曾经的辉煌。而不断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延伸拓展的高速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邹城市:“送你一朵小红花”助力创城公益行

济宁新闻网讯 为更好地履行政协委员工作职责,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9月25日下午,邹城市宣传文化系统政协委员及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送你一朵小红花”助力创城公益行活动。活动中,为增强市民文明交通意识,营造文明安全绿色的交通

河北三河:“十大攻坚行动”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图为三河市第九中学志愿者向群众介绍三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情况。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伟、贾可玉)“我们公安局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勤务安排,认真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针对近期的强降

吕梁:推进城市功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兼职悬赏猫张学友歌迷网揭阳新闻资讯网国美零售港股周生生珠宝基围虾养殖人力资源资讯网燕之屋燕窝内江新闻头条网密室逃脱游戏网芭提雅旅游网丰胸食谱大全住房公积金查询网科比·布莱恩特球迷网平原上的火焰电影网
武汉新闻头网-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武汉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
武汉新闻头条网 11393.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