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7:46:59 | 浏览:767
6月29日,武汉市召开《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介绍《方案》总体要求、试点任务、保障措施及工作方案等相关情况。
《方案》提出,将通过1至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通过3至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主要包括4个方面试点的重点任务。
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1至2年,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实现运营合作对接。中部地区枢纽港基本建成,水铁联运能力达到80万标箱。中欧班列年开行规模达到600列左右。临港、临空、临铁经济进一步发展。3至5年,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基本实现联动发展,国际航线覆盖率明显提升。水铁联运能力达到210万标箱。建成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班列年开行规模达到2000列左右。基本形成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枢纽和1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枢纽。
全域公交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1至2年,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站点100米公交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中心城区至新城区1小时公交出行圈基本形成。3至5年,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市域“1小时”、中心城区“45分钟”公交通勤可达率55%以上,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
多方协同应急物流分级体系构建。1至2年,应急物流分级响应等3大机制建立,应急物流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完善,指挥协同平台基本建成。3至5年,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格局全面形成,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在应急物流指挥协同平台、分级响应预案、运力征用补偿办法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政策成果。
车路协同创新应用。1至2年,完成不少于1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智能化改造,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末端无人配送等示范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城市云平台、城市基础服务平台等基本建成。3至5年,形成累计500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测试道路,形成一批智能网联道路建设标准规范,应用场景基本落地,建成车城网平台、开放道路测试综合管理系统、运营调度系统等,交通数据共享、数据治理、交通仿真等功能实现应用。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级调研员应平安透露,武汉铁路将建设成为12个方向的“超米字型”大枢纽。
目前,武汉已成为全国四大路网主枢纽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六大客运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形成一个到全国主要省会城市4小时经济圈。
“十四五”开局后,在国家和省政府全力支持下,武汉市新一轮高铁项目建设陆续启动实施。其中新建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汉至合肥段将补强武汉市东西向通道;新建武汉枢纽直通线将沟通福银综合运输通道,畅通内部循环;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连接武汉强化南北向通道。同时,为充分利用路网资源,整合补强通道短板,省市研究提出构建武深、武贵、武青等高铁通道,最终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衔接 “两纵(京广高铁、京九高铁西通道)两横(沪汉蓉铁路、沪渝蓉高铁)两斜(福银高铁、胶桂高铁)”12方向 “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的网络构架。
据悉,2021年2月武汉市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为至今唯一获批的省会城市。同年8月,交通运输部批复武汉在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等4个方面开展试点。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武汉,一座英雄城市;荆楚,一城英雄人物。从武昌起义,到阳夏之役,在北伐战争“护法救国”,到抗日战争揭开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一页,武汉历经战火硝烟而愈发坚强。疫情初至,武汉果断封城,无私无畏的武汉人民彰显国人担当。去年,武汉经济快速回暖,重
武汉周边都是小城市,经济太差,武汉压力太大,这就是武汉的担当堂堂一个黄冈市,市区黄州区去年的GDP竟然只有301.6亿元,远低于麻城市的410.25亿元,比武穴市也低了46个亿!黄冈至今还是一个单市区地级市,市区不强,导致整个黄冈一直没有发
12月16日上午,政协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方式,选举陈革鸿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主席,陈彩凤、郭丽纯、李文洲、张明东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副主席,郭丽纯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秘
武汉市汉阳区2021年目标巩固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优势支持中铁十一局第二总部、中南科研设计中心、省交投实业总部等项目建设,整体提升南部四新新城总部区环境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九州通健康城建设,新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20个,以恒信德龙等龙头企业为引领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武汉,位于我国的华中地区,是湖北省的省会,简称“汉”,别称江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自身条件,使得武汉最近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让大家都有目共睹。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
(上图中间高楼就是武汉著名的高楼“平头哥”绿地中心,它位于武昌长江畔,其设计是666米的中国第一高楼,因为航空限高被迫降到475米而封顶)中新社武汉2022年9月20日电发文称: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以下简称“武鄂黄黄”)四市20日签署推
(上图:武汉江江畔的丁字坝,它是一段伸入江水中的堤,呈“丁字形”,可以减轻江水对大堤的冲击,延长江堤的使用寿命和抗潮防汛的强度。)近日的武汉城市圈被调整为武汉都市圈后,引发了各界的热议。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最早是由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在20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9月23日,武汉市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重点示范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正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与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今年8月,《“十四五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张易博)9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全市召开的清廉武汉建设工作调度会上获悉,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任务和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清廉武汉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依托清廉武汉七大载体建设,精准发力,推动清廉
金秋9月,气温由暑转凉,一批建筑工地也迎来了建设的黄金期。近日,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记者了解到,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佛祖岭还建房项目抢抓降温的有利条件,加快施工建设,近日该项目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正式转入装饰装修阶段。佛祖岭还建房项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3日讯(通讯员李琼)9月23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出公告宣布:2022年“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申报即日启动,面向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选拔100名“武汉英才”。这100名“武汉英才”,将在武汉地区医疗
大城崛起,一鸣惊人,霓虹灯火,人世繁华。武汉,一座现代与古典并存的城市,它因大江而浩浩荡荡,因大湖而情意绵绵,古老的历史于这里展开一幅漫长而又厚重的画卷。画卷之上,城市的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文化符号,城市的每一块砖瓦都是历史留下来的印迹。有人
2021年,外媒眼中的武汉到底是什么样子?海外朋友圈里,哪些武汉元素火了?12月28日、29日《参考消息》连续两天聚焦武汉分别刊发了《2021,外媒眼中的武汉》《海外朋友圈里的武汉:满城的烟火,与现代都市交织》两个整版解读这一年惊艳世界的武
相信大部分选择留在武汉工作的小伙伴,最初的想法都差不多。要么是因为家在湖北,留在武汉工作想离家近一点;要么是因为在武汉上大学的原因,渐渐地习惯了武汉的生活。作为一个黄石阳新人,从老家到武汉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到车程。从上大学到工作,在武汉待了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黄哲 吴婕)截至2021年11月底,武汉市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已开通12个外宣账号,累计粉丝数突破270万,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亿人次,获外交部华春莹、赵立坚,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人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