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3:19:37 | 浏览:1005
孝感没进入武汉都市圈不要紧,汉孝一体化的基础还在,未来机会多
孝感没有进入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地带,看起来确实有点亏。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孝感作为汉口以西的第一个城市,发展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汉孝一体化喊了那么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黄陂到孝南区的过渡地段,还是大片大片的农村。比如说,紧邻天河机场的闵集,现在依然是一个乡,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农村。过了天河机场往孝感方向几乎都是沼泽地。由此可见,武汉与孝感之间要想连成片的话,代价是非常大的。
孝感与武汉之间除了现有的城际铁路,未来还将有市域铁路联通。这条市域铁路连通武汉天河机场、东西区湖吴家山以及孝感下属的县级市汉川市。这样的话,汉孝一体化就有了更好的基础。
孝感是一个单市区地级市,与黄冈和咸宁差不多。除了恩施州以外,湖北的单市区地级市就只有这三个。孝感离武汉太近,发展的要素不足,一直起不来也是情有可原的。像孝感这样的城市,除了跟武汉实施一体化发展之外,要想独立壮大起来,可能性并不大。
不仅孝感是这样,咸宁和黄冈也是这样。黄石与武汉之间隔了一个鄂州,冶金业没落之后,也就成那个样子了。当大城市还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时,周边的城市很难有发展的机会。只有等到大城市发展起来了,其外溢效应才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很多人可能会说武汉太吸血,其实中西部地区的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吸血的能力有强有弱罢了。南昌难道不想吸血吗?只是因为它自身的实力不足,吸不了那么多而已。成都自身的能力很强,所以四川没有第二个拿得出手的城市。
有人说,武汉这些年从湖北省其他城市搬来了不少好企业,以此作为武汉吸血的罪证。其实这都是站不住脚的。就算武汉不向这些企业抛出橄榄枝,这些企业也会主动向武汉靠拢,因为他们所在的城市根本支撑不了他们的发展。东风集团从十堰搬到武汉,其本质就是十堰市根本支撑不起这么的大一家企业。如果武汉留不下他们,他们可能就会搬到别的城市去,比如广州。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武汉不仅不是吸血,反而为湖北省留住了很多好企业。
一个地方的企业做大了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展的问题。要发展就必须有资源,尤其是资金与人才,这些都不是中小城市所能具备的。武汉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所以东风集团、中铁十一局等企业最终选择了立足武汉。除了武汉的人才资源以外,其所能提供的营商环境、医疗、交通、教育、品牌影响力等等要素,根本就不是十堰与襄阳这样的城市可以比的。
我之前说过,四川人如果不能留在成都,肯定也不会留在四川,而是外出打工。同样的道理,东风集团等企业如果不留在武汉,肯定也不会留在湖北。三峡集团当初就是因为宜昌的支撑力度太弱了,所以才搬到了北京。如果不是武汉强大了,让三峡集团回来了,那三峡集团就永远离开湖北了。为了让三峡集团回归,武汉开出了特别好的条件,这些条件绝对是宜昌满足不了的。
不怪自己留不住好企业,却怪武汉吸引了他们的好企业,这样的思维方式真的很奇葩。
最近这几年,武汉加快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吸引了不少优秀企业的总部或者第二总部入驻,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优秀企业多了,武汉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下的也就更多了,武汉的经济活力也就越强了。
现在,湖北省重点发展武汉和鄂东三市,将孝感等五个城市暂时排除出局,说白了就是给武汉减轻压力,让武汉带着鄂东三市轻装上阵,快速发展。等到武汉发展好了之后,回过头来肯定也会带着孝感等城市一起进步。也就是说,武汉城市圈根本没有失败,只是现阶段有所侧重而已。湖北省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强大的武汉城市圈,而不是半个武汉城市圈,因为这不符合湖北省的根本利益。但目前武汉实力有限,只能有所取舍。
说句良心话,就算是让广州来带动这8个城市,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苛责武汉实力不足。除非上海亲自下场,在目前的中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一口气带动8个城市的发展。也就是说,当初搞武汉城市圈其实还是为时过早,操之过急。(2022年6月28日于武汉地铁三号线)
#武汉头条##孝感头条##广州头条#
此外,深圳市近期还发布了促进“208”产业集群发展(指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大未来产业的产业集群)的意见,制定了“一集群,一基金,一专项,一展会,一论坛”的规划,进一步拓宽GP的投资渠道,计划全年新增创投机构60家。
我说:你对基金还是了解太少了,你可能只会买股票型基金,所以经过今年上半年大跌以后现在亏损累累。03未来十年为啥一定要配置这些基金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未来十年为啥一定要学会配置股权基金、对冲基金、CTA基金、量化基金、固收基金等。
今天的理财科普就到此结束啦,下次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记得关注和告诉桑尼哦~————————/ END /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桑尼先生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记者了解到,未来5年,南宁将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南宁渠道、乡村振兴、中国绿城、民生保障“六个全面提质”。在教育民生方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快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城乡、区域差距,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标准建设南宁教育园区,打造“品质教育、学在南宁”品牌,让每一个生活在南宁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举办单位主办方:南宁市江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方:广西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协办方:南宁杉杉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招聘会时间:2022年8月20-21日(本周六、周日)9:00-14:00招聘会地点:广西人才大厦2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
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法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引领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大幅增强。
末伏首日,南宁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未来三天,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酷暑仍然占据南宁市天气的C位。南宁市气象台预计,16日白天,南宁城区多云间晴,午后局地有阵雨或雷雨,26到35℃,南风1到2级。
==================================★声明:本文为广西日报客户端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南宁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今天这则好消息,不仅与南宁有关——首先,是未来10多年,南宁将会变得大!
成都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成都转为多云模式,高温天气持续,最高气温41℃左右。连续多日晴热高温,成都人都在盼着一场雨来“退烧”,好消息是,今晚,雨要来了。据成都市气象台的最新预报,18日夜间,成都有分散阵雨或雷雨,西部部分地方有大雨到暴雨。
昨天,上海在39.6度的酷暑里迈进末伏,为今夏第42个高温日,其中≥37度的酷暑日有26天。今年上海高温热浪天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极端性显著。01极端高温出现时间早7月10日的最高气温(40.0度)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40.0度高温最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