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0 18:31:22 | 浏览:117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
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它不仅连接着汉阳和武昌, 更是连接着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盛誉。
在过去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座桥成为许多中国人所向往的一个胜地。它作为具有诸多历史价值意义的一座大桥,许多人都没想到,就连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黄鹤楼都“让路”了。
今天所见的黄鹤楼是1981年重建,因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其旧址。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武汉重要的城市建筑地标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
但由于黄鹤楼是新址重建,在很多游客眼里它仅是一座仿古建筑,加上门票之贵,引发不少网友吐槽。那么作为本身已有1700余年的黄鹤楼,为何要给长江大桥“让路”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水调歌头·游泳》中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南北经济的真实写照。虽然大桥建成时间只有两年,但早在1913年,与大桥有关的设想、规划早已进行。
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国立北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工科德国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夏昌炽、李文骥等13名土木门学生,到武汉来对长江大桥桥址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大桥的实习。
提出将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江面最狭隘处作为大桥桥址,并由时任校长严复将建桥意向代陈于交通部。虽然此次规划未获得实行, 但其选址却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此后的30多年时间内,又陆续进行过四次规划,不过均因经费或技术不足及战乱原因而以失败告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第一次“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武汉大桥工程局正式成立,专门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还特意聘请了苏联专家来华进行技术援助。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
由于长江水深湍急、江面狭窄,经专家研究,决定采用管柱钻孔法为宜,这一堪称世界领先的建桥方法,让预计4年完工的武汉长江大桥仅仅用了2年就竣工了,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不仅促进了武汉发展,更是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
但在设计并修建之前,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必须要占用黄鹤楼旧址,黄鹤楼不论是否重建,都要让出旧址。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之后的24年后,1981年黄鹤楼重建,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之巅。1985年6月,黄鹤楼建成,规模可能超过任何一个朝代,并与长江大桥有“同一位置线上”的连接。
登上黄鹤楼,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这一组“古今”建筑的交相辉映,令武汉江景风光更为美丽。同时,它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历史上的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起初只是一座军事楼,后来成为客商行旅的观赏楼。到了唐代,因崔颢、李白而名扬天下。此后,黄鹤楼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留下诗篇。
其中,最令今天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千古诗篇。前者崔颢,后者李白,李白对崔颢崇拜不已,但为了和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一较高下,他写了同样是绝唱的《登金陵凤凰台》。
尽管黄鹤楼拥有很大名气,但逃不过屡毁屡建的历史沧桑,并且每个时代所重建的黄鹤楼造型大小也都各不相同,在这今天的黄鹤楼内有所展示。1981年,黄鹤楼重建时,就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
据资料显示,最后建于同治七年的黄鹤楼,在光绪十年就又被毁了,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那么,即便是旧址重建,所建立起来的也完全是一座新黄鹤楼。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有“故土难离”这么一说,旧址之上哪怕什么都没有了,但“故土还在”,哪怕重建也是令人感到欣慰。面对历史的沧桑,对崔颢和李白的神往兴许会更加令人产生文化敬畏。
可因为长江大桥占了旧址,黄鹤楼只能迁址重建,这令许多网友觉得今天的武汉黄鹤楼只是一座仿古建筑,根本谈不上是“名胜古迹”,加上门票之贵,认为“今日登黄鹤楼”并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尽管说黄鹤楼是一座年轻的“古迹”,但它本身的深远历史,古老文化以及象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也并非因为这座重建的楼阁而消失。如今,它濒临万里长江,与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形成一组气势恢弘的景观,令江城武汉之景观更为震撼。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黄鹤楼值得一看吗?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名扬天下,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来黄鹤楼为荣,它不仅是武汉旅游必去景点之一,也是武汉这座城市更为重要的地标之一。但黄鹤楼值得一看吗?网络上对于它的点评多为吐
如果去武汉旅游,最经典的景点之一且摆在首位的一定是黄鹤楼。它可以说是整个武汉历史文化、人文学科、城市建筑等等为一体的代表,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 但就这么历史悠久的一座古老名楼为何会被网友万般黑,甚至是有“全国十大坑爹景点之首”。许多武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包孟)“哟呵哟呵”船夫表演的峡江号子响彻壮丽山水间。7月29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宜荆荆都市圈探访团最后一站来到三峡人家景区,感受峡江独有的文化特色。峡江号子表演。长江网记者吕诗文 摄“可怜牵船人,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抗击新冠肺炎)“黄鹤归来,武汉复苏”: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中新社武汉4月29日电 题:“黄鹤归来,武汉复苏”: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中新社记者 张芹武汉黄鹤楼公园29日恢复有限开放。12名来自武汉各行各业的战“疫”代表敲响位于蛇山之巅上的千禧钟
文/马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②碧山③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静嘉堂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卷一三【备注】在其他版本中,①又作“送孟君之广陵”,②又作映,③又作空。【今译】老朋友从黄鹤楼辞别我而去,在柳
8月11日,自重庆而来的航船终于到达长江口,在这浩荡的江水与大海交汇的地方,诗话长江——大江奔流主题采访诗歌吟诵会举行,湖北广播电视台 播音员何广林 、主持人姜剑、主持人陈超朗诵了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
相信各位诗词爱好者,对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都非常的熟悉。大家无不被作者独特的“上帝视角”,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征服。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至今在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群体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分歧比较大的是,当时毛泽东在写《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