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03:50:57 | 浏览:12
中新社武汉3月5日电 题:武汉战“疫”记:“封城”中的黄鹤楼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疫情之下黄鹤楼景区喧嚣不再。率组巡逻的保安队长罗权在蛇山小径低头看路,仅能听见雨水的清脆撞击以及自己的脚步声。
武汉“封城”一月有余,山下的老城热闹作罢。几代同堂的街坊四邻偶尔得见,只敢于口罩之下透过眼神彼此凝望、祝福。
矗立高处的黄鹤楼仍是最醒目的建筑,她时刻提醒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司门口、户部巷、胭脂路、解放路、鼓楼洞……以该地标为中心,方圆两公里内的地名镌刻时代印记。辉煌与磨难,百年来在此相生相伴。
罗权见证过黄鹤楼近年的游人如织,他一度期待“景区空荡”,做回闲散人;但当大门紧锁,失落、陌生也随之而来。“我们轻松了,熟悉的黄鹤楼却不在了。”
山下,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司门口商圈如今同样是一派清冷模样,清理垃圾任务骤减的保洁员刘明珠感受尤为强烈。
在她20年工作记忆里,这里娱乐场所、餐饮业达旦经营,垃圾长期超载。可近日,“一天两桶基本就能完工,大部分是生活垃圾”。
路口曹祥泰糕点铺有着老一辈心心念念的南方绿豆糕,遇到年节时常大排长龙。疫情让老字号们无可奈何,本就挣扎着与各类流行美食竞争,传统糕点生意前途未卜。10多米开外的肯德基3日大门虚掩,数名员工自“封城”以来首次获准返店查看。
闻名全国的户部巷小吃街不见食客,商户们担心疫情反复、也期待复工,思绪矛盾但乐观不减。“虽说在商言商,但我们清楚不能把个人利益摆在国家大事前头。成本的事等以后再议。”商户陈义表示,拥挤的户部巷一夜间门可罗雀,“这是不想但必须接受的事实”。
景区、商圈的人潮褪去,直面疫情的社区压力陡增。老旧城区构造复杂、人群老龄化等更让一线防控“难上加难”。
隶属黄鹤楼街道的西厂口社区,居民达1.4万人,羊肠小道四通八达。一出口执勤人员告诉记者,曾遇见翻墙而出的住户,好言相劝、厉声喝止等方法他均有尝试。
一度造成舆论风波的居民物资保障,让每位社区职员、志愿者精神紧绷,特别是涉及为居民代购等敏感议题更是审慎。好在,他们所购入的菜品未曾惹来怨言,相反许多人对一线工作者表达出体谅与感恩。
“但求无愧于心。”志愿者兼住户熊莉说,完全没抱怨是不可能的,住户们毕竟被“关”一个多月、做了极大牺牲,需求也愈加复杂。社区工作一点点完善,他们看在眼里。
择闹市栖身30年的吴萍,醉心周遭繁华、“贪图”生活便利。“社区虽老,不破也不乱。”她称,黄鹤楼如今的安静让人不习惯。疫情过后定要呼朋引伴,一吐此间的苦闷和孤单。
规模更小的户部巷社区,志愿者万娟曾遇见有住户半夜让她代买香烟,“我只能半开玩笑劝道,要不趁疫情把烟戒了?”
5名“80后”“90后”女生组成的“万娟志愿者团队”2月中旬“成军”。她们整理20多天来物资清单惊讶发现,流水已逾20万元人民币。
平日与网购鲜有接触的长者疫情期间更显弱势。“有的老人甚至不会用微信,这是我们过去很少注意的。”昵称虫虫的志愿者介绍,5人将购物流程制成影像教学,社区还开设现金通道专供老年人挑选菜品。“老人们看我们辛苦会特意准备早餐,这种相互依偎的感觉很感人。”
登黄鹤楼楚天极目,透着朦胧细雨,江城市井依旧。极负盛名的古诗词被赋闲家中的网友改编:“烟花三月下扬州”被调侃成了“樱花三月能下楼”。三月,武昌城等待樱花烂漫,更翘首以待赏樱游人早日归来。
“家在武汉,不管这里发生什么,还是会想着回家。是这个道理吧?”罗权自问自答道。此刻,他甚是怀念景区人挤人的旧模样。“黄鹤楼没有变、武汉也没有变,疫情过去这里定会是原来的样子。”(完)
责编:秦璐敏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战疫情 保供电疫情防控不容缓,守土担责保供电。恪尽职守树典范,率先垂范敢亮剑。以厂为家战危顽,挺身而出过险关。凝神聚力谱新篇,携手同心贺电蓝。
崆峒山被尊为“中华道教第一山”,得归功于众多帝王、才俊们的加持。不必细说黄帝问道广成子开先河,也不必究竟秦皇、汉武履黄帝迹西登崆峒,就单推唐太宗敕田三百亩与崆峒明慧禅院就此开创了帝王眷顾崆峒山的滥觞。有道是众人加柴火焰高,随后的周世宗柴荣、
细雨纷扬,腾起白色雾气,薄雾如同白色云朵将麦积山托举悬浮着,让甫一见其尊容的鱼,不停地顶礼膜拜。朝圣的人流从“瑞應寺”开始,沿着预设的路线走五百米左右,开始登攀。蹬道将鱼带至千佛廊,不到四十米的礼佛路,鱼仿佛走了千年。随后再沿栈道上行至散花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抗击新冠肺炎)“黄鹤归来,武汉复苏”: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中新社武汉4月29日电 题:“黄鹤归来,武汉复苏”: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中新社记者 张芹武汉黄鹤楼公园29日恢复有限开放。12名来自武汉各行各业的战“疫”代表敲响位于蛇山之巅上的千禧钟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
相信各位诗词爱好者,对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都非常的熟悉。大家无不被作者独特的“上帝视角”,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征服。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至今在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群体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分歧比较大的是,当时毛泽东在写《菩
长江日报7月14日讯 不仅崔颢的《黄鹤楼》千古流传,还有很多诗人都登上过黄鹤楼吟诗,和黄鹤楼有关的诗词到底有多少?我们替您问了最近出炉的《黄鹤楼志(2019年版)》的作者们,他们这么回答……崔颢成名,原来和李白脱不了干系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成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有近1800年历史。黄鹤楼因诗成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成为咏楼绝唱。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