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4:19:21 | 浏览:43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自古以来为武汉的地标建筑。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与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齐名。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的黄鹤楼,始为军事瞭望用途。三分归晋后,国家实现短暂统一。而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黄鹤楼均为军事设施,主要注重其军事功用而非观赏之用。
图一|元代|夏永|黄鹤楼|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藏
历史进入唐朝后,黄鹤楼所处的江夏(武昌)为鄂州州治,长期稳定繁荣,也使得黄鹤楼逐渐失去了军事上的意义。加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高居黄鹄矶上,俯览烟波,仰观白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聚会、饮酒、对诗,黄鹤楼也日渐转变成了观赏楼。“楼以诗传”,黄鹤楼的千载盛名正是源于唐诗人崔颢的名诗《黄鹤楼》。
图二|明代|安正文|黄鹤楼图|上海博物馆藏
此后,黄鹤楼历经唐、宋、元、明、清和中华民国。纵观黄鹤楼一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兴毁无数,屡毁屡建。明清两代更是历经、兵燹、火劫,损毁七次,重建和维修十次,史称“火经三发,工届八兴”。
图三|晚明|江汉揽胜图|武汉博物馆藏
随着近代摄影技术的诞生,黄鹤楼的诸多近代影像也得以保存。这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研究黄鹤楼近代的历史变迁。
图四|四清居|陈珲藏
图四为清同治黄鹤楼老照片。1860年起,清朝借洋务运动步入“同治中兴”。1868年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拔地而起,该楼发动工匠近千名,耗银三万余两,用时十月乃成。楼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表达久久之意。无独有偶,图五为民国时期,发行的同治黄鹤楼明信片。
图五|清同治黄鹤楼|四清居|陈珲藏
清同治黄鹤楼前的喇嘛佛塔,称为胜像宝塔亦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或元代白塔。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
图六|胜像宝塔|四清居|陈珲藏
1884年9月22日夜,一场大火将建成仅十五年的同治黄鹤楼又一次的毁于火灾之中。此时清朝已是山河日下,内外交困,黄鹤楼的重建工作也就无人提及。
1884年9月27日第4116号《申报》记载了这次“鄂垣大火”:初四晚(9月22日),鄂省北风劲疾,江上雪浪如山。七点半钟时,汉阳门外街董家坡地方,张姓骨货作坊失火。附近黄鹤楼之官厅与涌月台亭顶同付一炬,幸胡文忠公祠、祖师殿、鲁班阁并茶馆无恙。烧至八点多钟,楼向南倒,计沿江一带木作板厂、铺面、住宅,约共焚去二百家左右。十一点钟,火又延至平湖门沟边,始行止息。
图七|4116号申报|武汉消防
1904年在黄鹤楼原址上建成了一座两层西式红色楼房-警钟楼。楼西侧建有高高的塔楼,楼内装有自鸣钟,是一座瞭望火情并通报火警的消防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钟声通报火警。
图八|警钟楼|四清居|陈珲藏
1907年,为纪念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执政十八年间的政绩。湖北各界及其门生决定在警钟楼后方不远处,建立一座中式传统风格的三层楼阁,最初取名“风度楼”。
“风度楼”原是广东曲江人为纪念唐代贤相张九龄而起。张之洞本人是并不赞成建堂兴楼之举,但湖北各界人士热心赞助,风度楼次年便竣工。张之洞得知此楼建成并取名“风度楼”后,即致电湖广总督陈夔龙,表示“此楼关系全省形势,不可以一人专之”,于是根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亲书匾额“奥略楼”三字送鄂,此楼遂名为奥略楼。
图九|奥略楼|四清居|陈珲藏
奥略楼也逐渐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黄鹤楼替代品,四年后一群人在其不远处的一栋红色建筑发起了武昌起义,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新军工程八营发难、攻克楚望台军械库,攻占武昌中和门、攻占湖广总督府、占领蛇山奥略楼,10月11日晨,武昌起义成功后,奥略楼上高扬着铁血十八星旗。
图十|汉阳方向远眺蛇山|四清居|陈珲藏
共和国的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矗立在长江南岸的蛇山之上。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楼高五层,飞檐翘角攒尖顶。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身躯,向世人昭示,它不再是一座饱经沧桑、劫后余生的古建筑,而是一座外部形状仿清代同治式样的现代建筑了。
图十一|现代黄鹤楼
万古河山,胜迹常留,
叹百年时运维坚,三楚名楼曾付火;
千秋邦国,韶华永驻,
看一代英雄谋略,九霄仙鹤又乘风。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自古以来为武汉的地标建筑。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与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齐名。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的黄鹤楼,始为军事瞭望用途。三分归晋后,国家实现短暂统一。而后的东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抗击新冠肺炎)“黄鹤归来,武汉复苏”: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中新社武汉4月29日电 题:“黄鹤归来,武汉复苏”: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中新社记者 张芹武汉黄鹤楼公园29日恢复有限开放。12名来自武汉各行各业的战“疫”代表敲响位于蛇山之巅上的千禧钟
荪泓黄鹤楼,对很多武汉人而言,不仅是心底温柔的白月光,更是胸间的朱砂痣。文人骚客吟诵美文诗篇;武夫守关护土英勇气概;平民百姓临楼祈求安康……1800年来,黄鹤楼矗立江城胜地,阅尽人间风流。鲜为人知的是,黄鹤楼和方寸间的邮票还有着一段缘。今年
现在我们可以随意出入了,所以旅游业渐渐的恢复到正常状态,很多人都出去旅游,找补以前缺失的旅游时间。说到湖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也许是英雄城市武汉的樱花,也许是雄伟壮丽的山河,也许是小学课本里插画黄鹤楼,也许是看看长江三峡,我想,酒友同去的话第
黄鹤楼,它有它的故事在最喧闹的九省通衢中央它看过一千八百年的星辰坠落看过春生夏长秋去冬来的更迭有千万人奔赴它而来却不知几人知晓它的故事黄鹤归来,百废待兴建新楼1981年10月爆破主楼基石的一声巨响宣告了近代最后一座黄鹤楼重建工程的正式动工当
说到武汉,就不能不提到黄鹤楼。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到唐代时已具规模,后来更屡遭战火销毁,数次重修重建,到如今更是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而说到黄鹤楼,唐人崔颢写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黄鹤楼》则必然无法绕过。崔颢生在盛唐,早年间的诗作浮
传承了百年的黄鹤楼酒,为何不再被湖北人认可?问题究竟出在哪?白酒作为我国拥有千年历史的国酒,其存在的意义早已超过白酒酒水的本身,对于大部分酒友而言,白酒不仅是一种适口的饮品,更多的是能从中品出历史底蕴和情怀。所以如果某地能出一款名闻四方的好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